温馨提示:图片与实物有差别,仅供参考!
处方名:菟丝子
拼 音 Tú Sī Zǐ
别 名: 菟丝实、吐丝子、无娘藤米米、黄藤子
科 属:旋花科 菟丝子属
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.Br.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性 味:味辛、甘,性平。
归 经:归肝、肾、脾经。
功 效: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用法用量:煎服,6~12g。外用适量。
使用注意:阴虚火旺、大便燥结,小便短赤者不宜使用。
分布
于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、陕西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 以北方地区为主。
各家论述
《本草经疏》:“五味之中,惟辛通四气,复兼四味,《经》曰肾苦燥,急食辛以润之,菟丝子之属是也。与辛香燥热之辛,迥乎不同矣,学者不以辞害义可也。
《神农本草》称为续绝伤,益气力,明目精,皆由补肾养肝,温理脾胃之征验也。
《本经逢原》:菟丝子,祛风明目,肝肾气分也。其性味辛温质粘,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异。其功专于益精髓,坚筋骨,止遗泄,主茎寒精出,溺有余沥;去膝腔酸软,老人肝肾气虚,腰痛膝冷,合补骨脂、杜仲用之;诸筋膜皆属于肝也。气虚瞳子无神者,以麦门冬佐之,蜜九服,效。凡阳强:不痿,大便燥结、水赤涩者勿用,以其性偏助阳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