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温馨提示:图片与实物有差别,仅供参考!
处方名:白芍
拼 音: Bái Sháo
别 称: 芍药,白芍
科 属;芍药科 芍药属
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. 的干燥根。
分布
生于山坡、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、平原地带多有种白芍。分布四川、安徽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地。全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性 味:味苦、酸,性微寒。
归 经:归肝、脾经。
功 效: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主 治:用于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自汗,盗汗,胁痛,腹痛,四肢挛痛,头痛眩晕。
用法用量:煎服,6~15g。
使用注意:不宜与藜芦同用。
各家论述
《神农本草经》:"主邪气腹痛,除血痹,破坚积,治寒热疝瘕,止痛,利小便,益气。
《药性论》:"治肺邪气,腹中疞痛,血气积聚,通宣脏腑拥气,治邪痛败血,主时疾骨热,强五脏,补肾气,治心腹坚胀,妇人血闭不通,消瘀血,能蚀脓。"
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风补痨,主女人一切病,并产前后诸疾,通月水,退热除烦,益气,治天行热疾,瘟瘴惊狂,妇人血运,及肠风泻血,痔瘘发背,疮疥,头痛,明目,目赤,胬肉。"
《滇南本草》:"泻脾热,止腹疼,止水泻,收肝气逆疼,调养心肝脾经血,舒经降气,止肝气疼痛。"
《名医别录》:"通顺血脉,缓中,散恶血,逐贼血,去水气,利膀胱、大小肠,消痈肿,(治)时行寒热,中恶腹痛,腰痛。"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