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芷
(《本经》中品)
【释名】白 (音止,又昌海切)、(许骄切)、莞(音官),叶名 麻(音力)、药时珍曰∶徐锴云∶初生根干为芷,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。王安石《字说》云∶ 香可以养鼻,又可养体,故 字从臣。臣音怡,养也。许慎《说文》云∶晋谓之 ,齐谓之 ,楚谓之蓠,又谓之药。生于下泽,芬芳与兰同德,故骚人以兰 为咏,而本草有芬香、泽芬之名,古人谓之香白芷云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白芷生河东川谷下泽,二月、八月采根曝干。
弘景曰∶今处处有之,东间甚多。叶可合香。
颂曰∶所在有之,吴地尤多。根长尺余,粗细不等,白色。枝干去地五寸以上。春生叶,相对婆娑,紫色,阔三指许。花白微黄。入伏后结子,立秋后苗枯。二月、八月采根曝干。
以黄泽者为佳。
曰∶凡采勿用四条一处生者,名丧公藤。又勿用马兰根。
根 【修治】 曰∶采得刮去土皮,细锉,以黄精片等分,同蒸一伏时,晒干去黄精用。
时珍曰∶今人采根洗刮寸截,以锻石拌匀,晒收,为其易蛀,并欲色白也。入药微焙。
【气味】辛,温,无毒。
元素曰∶气温,味苦、大辛。气味俱轻,阳也。手阳明引经本药,同升麻则通行手、足阳明经,亦入手太阴经。
之才曰∶当归为之使,恶旋复花,制雄黄、硫黄。
【主治】女人漏下赤白,血闭阴肿,寒热,头风侵目泪出,长肌肤,润泽颜色,可作面脂(《本经》)。疗风邪,久渴吐呕,两胁满,风痛,头眩目痒。可作膏药(《别录》)。治目赤弩肉,去面 疵瘢,补胎漏滑落,破宿血,补新血,乳痈发背瘰 ,肠风痔 ,疮痍疥癣,止痛排脓(大明)。能蚀脓,止心腹血刺痛,女人沥血腰痛,血崩(甄权)。解利手阳明头痛,中风寒热,及肺经风热,头面皮肤风痹燥痒(元素)。治鼻渊鼻衄,齿痛,眉棱骨痛,大肠风秘,小便去血,妇人血风眩运,翻胃吐食,解砒毒蛇伤,刀箭金疮(时珍)。
【发明】杲曰∶白芷疗风通用,其气芳香,能通九窍,表汗不可缺也。
刘完素曰∶治正阳明头痛,热厥头痛,加而用之。
好古曰∶同辛夷、细辛用治鼻病,入内托散用长肌肉,则入阳明可知矣。
时珍曰∶白芷色白味辛,行手阳明庚金;性温气浓,行足阳明戊土;芳香上达,入手太阴肺经。肺者,庚之弟,戊之子也。故所主之病不离三经。如头目眉齿诸病,三经之风热也;如漏带痈疽诸病,三经之湿热也。风热者辛以散之,湿热者温以除之。为阳明主药,故又能治血病胎病,而排脓生肌止痛。按王 《百一选方》云∶王定国病风头痛,至都梁求名医杨介治之,连进三丸,即时病失。恳求其方,则用香白芷一味,洗晒为末,炼蜜丸弹子大。每嚼一丸,以茶清或荆芥汤化下。遂命名都梁丸。其药治头风眩运,女人胎前产后,伤风头痛,血风头痛,皆效。戴原礼《要诀》亦云∶头痛挟热,项生磊块者,服之甚宜。又《仙神隐书》言∶种白芷能辟蛇,则《夷坚志》所载治腹蛇伤之方,亦制以所畏也,而本草不曾言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