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珍曰∶蔓荆子,可升可降,能汗能吐,能下能利小便,又能明目解毒,其功甚伟,而世罕知用之何哉?夏初采子,炒过榨油,同麻油炼熟一色无异,西人多食之。点灯甚明,但烟亦损目。北魏祖 囚地窖中,因芜菁子油灯伤明,即此也。
【附方】旧十二,新十。
明目益气∶芜菁子一升,水九升,煮汁尽,晒干。如此三度,研细。水服方寸匕,日三。
亦可研水和米煮粥食。(《外台秘要》)
常服明目,使人洞视充肥∶用芜菁子三升,以苦酒三升,煮熟晒干,研筛末。以井华水服方寸匕,日三,无所忌。《抱朴子》云∶服尽一斗,能夜视有所见物。(《千金方》)
青盲眼障,但瞳子不坏者,十得九愈∶用蔓荆子六升,蒸之气遍,合甑取下,以釜中热汤淋之,乃曝干,还淋,如是三遍,即收杵为末。食上清酒服方寸匕,日再服。(崔元亮《海上方》)。
虚劳目暗∶方同上法。(《普济方》)。
补肝明目∶芜菁子淘过一斤,黄精二斤同和,九蒸九晒为末。每空心米饮服二钱,日再服。又方∶蔓荆子二升,决明子一升和匀,以酒五升煮干,曝为末。每服二钱,温水调下,日二。(并《圣惠》)。
风邪攻目,视物不明,肝气虚者∶用蔓荆子四两(入瓷瓶中烧黑,无声取出),入蛇蜕二两(又烧成灰)。为末。每服半钱,食后酒下,日三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。
服食辟谷∶芜菁子,熟时采之,水煮三过,令苦味尽,曝捣为末。每服二钱,温水下,日三次。久可辟谷。(苏颂《图经本草》)。
黄汗染衣,涕唾皆黄∶用蔓荆子捣末,平旦以井华水服一匙,日再服。
加至两匙,以知为度。每夜以帛浸小便,逐日看之,渐白则瘥,不过服五升已来也。(《外台秘要》)。
黄胆如金,睛黄,小便赤∶用生蔓荆子末,熟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《孙真人食忌》)。
急黄黄胆及内黄,腹结不通∶用蔓荆子捣末,水绞汁服。当得嚏,鼻中出黄水,及下利则愈。以子压油,每服一盏更佳。(陈藏器《本草拾遗》)。
热黄便结∶用芜菁子捣末,水和绞汁服。少顷当泻一切恶物,沙、石、草、发并出。(孟诜《食疗本草》)。
二便关格,胀闷欲绝∶蔓荆子油一合,空腹服之即通。通后汗出勿怪。(《圣惠方》)。
心腹作胀∶蔓荆子一大合,拣净捣烂,水一升和研,滤汁一盏,顿服。少顷自利,或自吐,或得汗,即愈。(《外台秘要》)。
霍乱胀痛∶芜菁子,水煮汁,饮之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。
妊娠溺涩∶芜菁子末,水服方寸匕,日二服。(《子母秘录》)。
风疹入腹,身体强,舌干硬∶用蔓荆子三两。为末。每温酒服一钱。(《圣惠方》)。
瘭疽发热,疽着手、足、肩、背,累累如米起,色白,刮之汁出,复发热∶用芜菁子熟捣帛裹,展转其上,日夜勿止。(《肘后方》)。
骨疽不愈∶愈而复发,骨从孔中出者。芜菁子,捣敷之,用帛裹定,日一易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小儿头秃∶蔓荆子末,和酢敷之。一日三上。(《千金方》)。
眉毛脱落∶蔓荆子四两。炒研,醋和涂之。(《圣惠》)。
面 痣点∶蔓荆子研末,入面脂中,夜夜涂之。亦去面皱。(《圣惠方》)。
花 【气味】辛,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虚劳眼暗。久服长生,可夜读书。三月三日采花,阴干为末,每服二钱,空心井华水下(慎微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