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气寒,粳性多凉,八、九月收者即可入药。南方气热,粳性多温,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入药。迟粳、晚粳得金气多,故色白者入肺而解热也。早粳得土气多,故赤者益脾而白者益胃。若滇、岭之粳则性热,惟彼土宜之耳。
【附方】旧二,新十。
霍乱吐泻,烦渴欲绝∶用粳米二合研粉,入水二盏研汁,和淡竹沥一合,顿服。(《普济》)。
赤痢热躁∶粳米半升,水研取汁,入油瓷瓶中,蜡纸封口,沉井底一夜,平旦服之。吴内翰家乳母病此,服之有效。(《普济方》)。
自汗不止∶粳米粉绢包,频频扑之。
五种尸病∶粳米二升,水六升,煮一沸服,日三。(《肘后》)。
卒心气痛∶粳米二升。水六升,煮六、七沸,服。(《肘后方》)。
米症嗜米,有人好哑米,久则成症,不得米则吐出清水,得米即止,米不消化,久亦毙人∶用白米五合,鸡屎一升,同炒焦为末。水一升,顿服。少时吐出症,如研米汁,或白沫淡水,乃愈也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小儿初生三日,应开肠胃、助谷神者∶碎米浓作汁饮,如乳酪,频以豆许与儿饮之。二七日可与哺,慎不得与杂药也。(《肘后方》)。
初生无皮色赤,但有红肉,乃受胎未足也∶用早白米粉扑之,肌肤自生。(《普济方》)。
小儿甜疮,生于面耳∶令母频嚼白米,卧时涂之。不过三、五次,即愈。
荒年辟谷∶粳米一斗,酒三升渍之,曝干又渍,酒尽止。取出稍食之,可辟三十日。
足一斛三升,辟谷一年。(《肘后方》)。
胎动腹痛,急下黄汁∶用粳米五升,黄 六两,水七升,煎二升,分四服。(《圣惠》)。
赤根疔肿∶白粉熬黑,和蜜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淅二泔 【释名】米沈。
时珍曰∶淅,音锡,洗米也。沈,汁也。泔,甘汁也。第二次者,清而可用,故曰淅二泔。
【气味】甘,寒,无毒。
【主治】清热,止烦渴,利小便,凉血(时珍)。
【发明】戴原礼曰∶风热赤眼,以淅二泔睡时冷调洗肝散、菊花散之类,服之。
【附方】新四。
吐血不止∶陈红米泔水,温服一钟,日三次。(《普济方》)
鼻出衄血∶频饮淅二泔,仍以真麻油或萝卜汁滴入之。(《证治要诀》)
鼻上酒 ∶以淅二泔食后冷冻饮料。外以硫黄入大菜头内,煨碾涂之。(《证治要诀》)。
服药过剂,闷乱者∶粳米沈饮之。(《外台》)。
炒米汤 【主治】益胃除湿。不去火毒,令人作渴(时珍)。
粳谷奴(谷穗煤黑者)
【主治】走马喉痹,烧研,酒服方寸匕,立效(时珍。出《千金禾秆 【主治】解砒毒,烧灰,新汲水淋汁滤清,冷服一碗,毒当下出(时珍。出《卫生易简方》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