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良曰∶凡服丹砂、北庭、石亭脂、钟乳、诸 石、生姜,并不可长用酒下,能引石药气 藏器曰∶凡酒,忌诸甜物。酒浆照人无影,不可饮。祭酒自耗,不可饮。酒合乳饮,令人气结。同牛肉食,令人生虫。酒后卧黍穣,食猪肉,患大风。
时珍曰∶酒后食芥及辣物,缓人筋骨。酒后饮茶,伤肾脏,腰脚重坠,膀胱冷痛,兼患痰饮水肿、消渴挛痛之疾。一切毒药,因酒得者难治。又酒得咸而解者,水制火也,酒性上而咸润下也。又畏枳 、葛花、赤豆花、绿豆粉者【主治】行药势,杀百邪恶毒瓦斯(《别录》)。通血脉,浓肠胃,润皮肤,散湿气,消忧发怒,宣言畅意(藏器)。养脾气,扶肝,除风下气(孟诜)。解马肉、桐油毒,丹石发动诸病,热饮之糟底酒(三年腊糟下取之) 开胃下食,暖水脏,温肠胃,消宿食,御风寒,杀一切蔬菜毒(《日华》)。止呕哕,摩风瘙、老酒(腊月酿造者,可经数十年不坏) 和血养气,春酒(清明酿造者亦可经久) 常服令人肥白(孟诜)。蠼 尿疮,饮之至醉,须臾虫出如米也(李绛《兵部手集 社坛余胙酒(《拾遗》) 治小儿语迟,纳口中佳。
又以喷屋四角,辟蚊子(藏器)。饮之治聋。
时珍曰∶按∶《海录碎事》云∶俗传社酒治聋,故李涛有“社翁今日没心情,为寄治聋酒一瓶”之句。
糟笋节中酒 【气味】咸,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饮之,主哕气呕逆,或加小儿乳及牛乳同服。又摩 疡风(藏器)。
东阳酒 【气味】甘、辛,无毒。
【主治】用制诸药良。
【发明】弘景曰∶大寒凝海,惟酒不冰,明其性热,独冠群物。
药家多用以行其势,人饮多则体弊神昏,是其有毒故也。《博物志》云∶王肃、张衡、马均三人,冒雾晨行。一人饮酒,一人饱食,一人空腹。空腹者死,饱食者病,饮酒者健。
此酒势辟恶,胜于作食之效也。
好古曰∶酒能行诸经不止,与附子相同。味之辛者能散,苦者能下,甘者居中而缓。
用为导引,可以通行一身之表,至极高之分。味淡者则利小便而速下也。古人惟以麦造曲酿黍,已为辛热有毒。今之酝者加以乌头、巴豆、砒霜、姜、桂、锻石、灶灰之类大毒大热之药,以增其气味。岂不伤冲和,损精神,涸荣卫,竭天癸,而夭夫人寿耶?
震亨曰∶《本草》止言酒热而有毒,不言其湿中发热,近于相火,醉后振寒战栗可见矣。又性喜升,气必随之,痰郁于上,溺涩于下,恣饮寒凉,其热内郁,肺气大伤。其始也病浅,或呕吐,或自汗,或疮疥,或鼻 ,或泄利,或心脾痛,尚可散而去之。其久也病深,或消渴,或内疽,或肺痿,或鼓胀,或失明,或哮喘,或劳瘵,或癫痫,或痔漏,为难名之病,非具眼未易处也。夫醇酒性大热,饮者适口,不自觉也。理宜冷冻饮料,有三益焉。过于肺,入于胃,然后微温。肺先得温中之寒,可以补气。次得寒中之温,可以养胃。冷酒行迟,传化以渐,人不得恣饮也。今则不然,图取快喉舌焉尔。
颖曰∶人知戒早饮,而不知夜饮更甚。既醉既饱,睡而就枕,热拥伤心伤目。夜气收敛,酒以发之,乱其清明,劳其脾胃,停湿生疮,动火助欲,因而致病者多矣。朱子云∶以醉为节可也。
机曰∶按∶扁鹊云∶过饮腐肠烂胃,溃髓蒸筋,伤神损寿。昔有客访周 ,出美酒二石。
饮一石二斗,客饮八斗。次明,时珍曰∶酒,天之美禄也。面曲之酒,少饮则和血行气,壮神御寒,消愁遣兴;痛饮则伤神耗血,损胃亡精,生痰动火。《邵尧夫诗》云∶美酒饮教微醉后。此得饮酒之妙,所谓醉中趣、壶中天者也。若夫沉湎无度,醉以为常者,轻则致疾败行,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,其害可胜言哉?此大禹所以疏仪狄,周公所以着酒诰,为世范戒也。
【附方】旧十,新七。
惊怖卒死∶温酒灌之即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