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
(音居近切。宋《嘉 》)
【释名】齿垢。
【气味】咸,温,无毒。
【主治】和黑虱研涂,出箭头及恶刺,破痈肿(李世绩)。
【附方】新二。竹木入肉,针拨不尽者∶以人齿垢封之,即不烂也。(叶氏《通变要法》)
人汗
(《纲目》)
【集解】时珍曰∶汗出于心,在内则为血,在外则为汗。故曰夺汗者无血,夺血者无汗。
【气味】咸,有毒。饮食食之,令人生疔毒(时珍)。
眼泪
(《纲目》)
【集解】时珍曰∶泪者肝之液。五脏六腑津液皆上渗于目。凡悲哀笑咳,则火激于中,心系急而脏腑皆摇;摇则宗脉感而液道开,津上溢,故涕泣出焉。正如甑上水滴之意也。
【气味】咸,有毒。凡母哭泣堕子目,令子伤睛生翳(时珍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