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 - 杭州同仁健康!

同仁健康网

本草纲目金石之四 禹余粮

时间:2022-01-12 14:40来源: 互联网 点击:
禹余粮 (《本经》上品) 【释名】白余粮《别录》。 时珍曰∶石中有细粉如面,故曰余粮,俗呼为太一禹余粮。见太一下。 承曰∶会稽山中出者甚多。彼人云∶昔大禹会稽于此,余粮者,本为此尔。 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禹余粮生东海池泽,及山岛中或池泽中。 弘
禹余粮
(《本经》上品) 
【释名】白余粮《别录》。 
时珍曰∶石中有细粉如面,故曰余粮,俗呼为太一禹余粮。见太一下。 
承曰∶会稽山中出者甚多。彼人云∶昔大禹会稽于此,余粮者,本为此尔。 
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禹余粮生东海池泽,及山岛中或池泽中。 
弘景曰∶今多出东阳,形如鹅鸭卵,外有壳重叠,中有黄细末如蒲黄,无沙者佳。近年茅山凿地大得之,极精好,状如牛黄,重重甲错。其佳处乃紫色靡靡如面,嚼之无复碜,《仙经》服食用之。南人又呼平泽中一种藤,叶如菝 ,根作块有节,似菝 而色赤,味似薯蓣,谓为禹余粮,此与生池泽者复有仿佛。或疑今石即是太一也。 
颂曰∶今惟泽州、潞州有之。旧说形如鹅鸭卵,外有壳。今图上者全是山石之形,都不作卵状,与旧说小异。采无时。张华《博物志》言∶扶海洲上有 草,其实食之如大麦,名自然谷,亦名禹余粮,世传禹治水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。则 草与此异物同名,抑与生池泽者同种乎? 
时珍曰∶禹余粮乃石中黄粉,生于池泽;其生山谷者,为太一余粮。本衣冠文物白。陶引藤生禹余粮,苏引草生禹余粮,虽名同而实不同,殊为迂远。详太一余粮下。 
【修治】弘景曰∶凡用,细研水洮,取汁澄之,勿令有沙土也。 
曰∶见太一下。 
【气味】甘,寒,无毒。《别录》曰∶平。权曰∶咸。 
之才曰∶牡丹为之使。伏五金,制三黄。 
【主治】咳逆寒热烦满,下赤白,血闭症瘕,大热。炼饵服之,不饥轻身延年(《本经》)。 
疗小腹痛结烦疼(《别录》)。主崩中(甄权)。治邪气及骨节疼,四肢不仁,痔 等疾。久服耐寒暑(大明)。催生,固大肠(时珍)。 
【发明】成无己曰∶重可去怯,禹余粮之重,为镇固之剂。 
时珍曰∶禹余粮,手足阳明血分重剂也。其性涩,故主下焦前后诸病。李知先诗曰∶下焦有病患难会,须用余粮、赤石脂。《抱朴子》云∶禹余粮丸日再服,三日后令人多气力,负担远行,身轻不极。其方药多不录。 
【附方】旧三,新六。 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站是个人网站,不看病、不卖药、本站所有图片及内容信息仅供参考与学习,若身体有所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