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 - 杭州同仁健康!

同仁健康网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中医古籍 > 金匮要略 >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十五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 日期:2022-02-03 16:07:09 点击:634 好评:0

    黄疸病脉证并治 寸口脉浮而缓,浮则为风,缓则为痹。痹非中风。四肢苦烦,脾色必黄,瘀热以行。 趺阳脉紧而数,数则为热,热则消谷,紧则为寒,食即为满。尺脉浮为伤肾,趺阳脉紧为伤脾。风寒相搏,食谷即眩,谷气不消,胃中苦浊,浊气下流,小便不通,阴被...
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十四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 日期:2022-02-03 15:49:33 点击:611 好评:0

    水气病脉证并治 师曰:病有风水,有皮水,有正水,有石水,有黄汗。风水,其脉自浮,外证骨节疼痛,恶风;皮水,其脉亦浮,外证胕肿,按之没指,不恶风,其腹如鼓,不渴,当发其汗;正水,其脉沉迟,外证自喘;石水,其脉自沉,外证腹满不喘;黄汗,其脉沉迟...
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十三章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日期:2022-02-03 15:47:44 点击:400 好评:0

   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厥阴之为病,消渴,气上冲心,心中疼热,饥而不欲食,食即吐,下之不肯止。 寸口脉浮而迟,浮即为虚,迟即为劳,虚则卫气不足,劳则荣气竭。趺阳脉浮而数,浮即为气,数即为消谷而大坚,气盛则溲数,溲数即坚,坚数相搏,即为消渴...
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十二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日期:2022-02-03 15:44:21 点击:471 好评:0

   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问曰:夫饮有四,何谓也?师曰:有痰饮,有悬饮,有溢饮,有支饮。 问曰:四饮何以为异?师曰:其人素盛今瘦,水走肠间,沥沥有声,谓之痰饮;饮后水流在胁下,咳唾引痛,谓之悬饮;饮水流行,归于四肢,当汗出而不汗出,身体疼重,谓之...
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十一章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日期:2022-02-03 15:40:20 点击:434 好评:0

   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肺中风者,口燥而喘,身运而重,冒而肿胀。 肺中寒,吐浊涕。 肺死藏,浮之虚,按之弱如葱叶,下无根者,死。 肝中风者,头目瞤,两胁痛,行带伛,令人嗜甘。 肝中寒者,两臂不举,舌本燥,喜太息,胸中痛,不得转侧,食则吐而汗出也...
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十章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日期:2022-02-03 15:37:29 点击:614 好评:0

   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趺阳脉微弦,法当腹满,不满者必便难,两胠疼痛,此虚寒从下上也,当以温药服之。 病者腹满,按之不痛为虚,痛者为实,可下之。舌黄未下者,下之黄自去。 腹满时减,复如故,此为寒,当与温药。 病者痿黄,躁而不渴,胸中寒实而利不止...
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九章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日期:2022-02-03 15:36:12 点击:621 好评:0

   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师曰:夫脉当取太过不及,阳微阴弦,即胸痹而痛。所以然者,责其极虚也。今阳虚知在上焦,所以胸痹、心痛者,以其阴弦故也。 平人无寒热,短气不足以息者,实也。 胸痹之病,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气,寸口脉沉而迟,关上小紧数,栝蒌薤...
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八章奔豚气病脉证治 日期:2022-02-03 15:34:37 点击:395 好评:0

    奔豚气病脉证治 师曰:病奔豚,有吐脓,有惊怖,有火邪,此四部病,皆从惊发得之。 师曰:奔豚病,从少腹起,上冲咽喉,发作欲死,复还止,皆从惊恐得之。 奔豚,气上冲胸,腹痛,往来寒热,奔豚汤主之。 奔豚汤方 甘草 芎䓖 当归(各二两) 半夏(四两) 黄...
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七章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日期:2022-02-03 15:27:32 点击:635 好评:0

   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问曰:热在上焦者,因咳为肺痿。肺痿之病何从得之?师曰:或从汗出,或从呕吐,或从消渴,小便利数,或从便难,又被快药下利,重亡津液,故得之。曰:寸口脉数,其人咳,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?师曰:为肺痿之...

  • [金匮要略] 第六章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日期:2022-02-03 15:18:27 点击:454 好评:0

   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问曰:血痹病从何得之?师曰:夫尊荣人,骨弱肌肤盛,重因疲劳汗出,卧不时动摇,加被微风,遂得之。但以脉自微涩,在寸口、关上小紧,宜针引阳气,令脉和紧去则愈。 血痹阴阳俱微,寸口关上微,尺中小紧,外证身体不仁,如风痹状,黄芪...
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