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师曰:夫脉当取太过不及,阳微阴弦,即胸痹而痛。所以然者,责其极虚也。今阳虚知在上焦,所以胸痹、心痛者,以其阴弦故也。 平人无寒热,短气不足以息者,实也。 胸痹之病,喘息咳唾,胸背痛,短气,寸口脉沉而迟,关上小紧数,栝蒌薤...
奔豚气病脉证治 师曰:病奔豚,有吐脓,有惊怖,有火邪,此四部病,皆从惊发得之。 师曰:奔豚病,从少腹起,上冲咽喉,发作欲死,复还止,皆从惊恐得之。 奔豚,气上冲胸,腹痛,往来寒热,奔豚汤主之。 奔豚汤方 甘草 芎䓖 当归(各二两) 半夏(四两) 黄...
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问曰:热在上焦者,因咳为肺痿。肺痿之病何从得之?师曰:或从汗出,或从呕吐,或从消渴,小便利数,或从便难,又被快药下利,重亡津液,故得之。曰:寸口脉数,其人咳,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?师曰:为肺痿之...
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问曰:血痹病从何得之?师曰:夫尊荣人,骨弱肌肤盛,重因疲劳汗出,卧不时动摇,加被微风,遂得之。但以脉自微涩,在寸口、关上小紧,宜针引阳气,令脉和紧去则愈。 血痹阴阳俱微,寸口关上微,尺中小紧,外证身体不仁,如风痹状,黄芪...
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夫风之为病,当半身不遂,或但臂不遂者,此为痹。脉微而数,中风使然。 寸口脉浮而紧,紧则为寒,浮则为虚,寒虚相搏,邪在皮肤。浮者血虚,络脉空虚,贼邪不泻,或左或右,邪气反缓,正气即急,正气引邪,喎僻不遂。邪在于络,肌肤不仁...
疟病脉证并治 师曰:疟,脉自弦,弦数者多热,弦迟者多寒。弦小紧者下之差,弦迟者可温之,弦紧者可发汗、针灸也。浮大者可吐之,弦数者风发也,以饮食消息止之。 病疟,以月一日发,当以十五日愈;设不差,当月尽解。如其不差,当云何?师曰:此结为症瘕,...
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论曰:百合病者,百脉一宗,悉致其病也。意欲食,复不能食,常默默,欲卧不能卧,欲行不能行,饮食或有美时,或有不用闻食臭时,如寒无寒,如热无热,口苦,小便赤,诸药不能治,得药则剧吐利,如有神灵者,身形如和,其脉微数。每溺...
痉湿暍病脉证治 太阳病,发热无汗,反恶寒者,名曰刚痉。 太阳病,发热汗出,而不恶寒,名曰柔痉。 太阳病,发热,脉沉而细者,名曰痉,为难治。 太阳病,发汗太多,因致痉。 夫风病,下之则痉,复发汗,必拘急。 疮家虽身疼痛,不可发汗,汗出则痉。 病者身...
书名:金匮要略 作者:东汉张仲景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问曰:上工治未病,何也?师曰:夫治未病者,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。四季脾王不受邪,即勿补之。中工不晓相传,见肝之病,不解实脾,惟治肝也。 夫肝之病,补用酸,助用焦苦,益用甘味之药...
厕筹 (《拾遗》) 【主治】难产,及霍乱身冷转筋,于床下烧取热气彻上。亦主中恶鬼气。此物最微,功可录(藏器)。 【附方】新二。 小儿惊窜,两眼看地不上者∶皂角烧灰,以童尿浸刮屎柴竹用火烘干为末,贴其囟门即苏。(《王氏小儿方》) 小儿齿迟∶正旦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