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体健康,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完整而协调;
发育良好,体格健壮,体型匀称,体姿正确;
心血管、呼吸与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功能;
有较强的运动与劳动等身体活动能力;
心理发育健全,情绪乐观,意志坚强,有较强的抗干扰、抗不良刺激的能力;
对自然、社会和精神心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。
健康的具体标志
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,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”(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)。形为阴,神为阳。机体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阴阳平衡,形与神的相对平衡是健康的标志。要保持强健的体魄,必须使形神统一。因此,中医学常常将理想体质的标志融于健康的标志之中。健康的具体标志如下,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:
生理健康的标志:形体壮实,眼睛有神,面色红润,呼吸微徐,牙齿紧固,腰腿灵便,声音洪亮,须发润泽,双耳聪敏,脉象缓匀,二便正常。
心理健康标志:精神旺盛,七情和调,记忆良好。
这是中医学形神合一,天人合一生命观、健康观的具体体现。
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提出了衡量人体健康的具体标志:
精力充沛,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;
处事乐观,态度积极,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;
善于休息,睡眠良好;
应变能力强,能适应各种环境;
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;
体重适当,体型匀称,头、臂、臀比例协调;
眼睛明亮,反应敏锐,眼睑不发炎;
牙齿清洁,无缺损,无疼痛,齿龈颜色正常,无出血;
头发光泽,无屑;
肌肉、皮肤有弹性,走路轻松。
这种健康标志反映了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—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