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 - 杭州同仁健康!

同仁健康网

麻黄汤(3)

时间:2021-11-22 12:24来源:未知 作者:江士存 点击:
三拗汤与华盖散皆为麻黄汤去桂枝,故功用重在宣散肺中风寒,主治风寒犯肺之咳喘证。但三拗汤为宣肺解表的基础方,主治风寒袭肺的咳喘轻证;华盖散主治素体痰多而风寒袭肺证,故加苏子、陈皮、桑白皮、赤茯苓以降气
    三拗汤与华盖散皆为麻黄汤去桂枝,故功用重在宣散肺中风寒,主治风寒犯肺之咳喘证。但三拗汤为宣肺解表的基础方,主治风寒袭肺的咳喘轻证;华盖散主治素体痰多而风寒袭肺证,故加苏子、陈皮、桑白皮、赤茯苓以降气祛痰,加强化痰止咳的作用。
  【文献摘要】
    1.原书主治  《伤寒论,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头痛发热,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,恶风,无汗而喘者,麻黄汤主之。”
  “太阳病,脉浮紧,无汗,发热,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,表证仍在,此当发其汗。……麻黄汤主之。”
  2.方论选录  柯琴《伤寒来苏集·伤寒附翼》卷上:“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。古人用药法象之义。麻黄中空外直,宛如毛窍骨节,故能祛骨节之风寒,从毛窍而出,为卫分发散风寒之品。桂枝之条纵横,宛如经脉系络,能入心化液,通经络而出汗,为营分散解风寒之品。杏仁为心果,温能助心散寒,苦能清肺下气,为上焦逐邪定喘之品。甘草甘平,外拒风寒,内和气血,为中宫安内攘外之品。此汤入胃,行气于玄府,输精于皮毛,斯毛脉合精而溱溱汗出,茌表之邪,其尽去而不留,痛止喘平,寒热顿解,不烦啜粥而藉汗于谷也。”
  【临床报道】
  麻黄汤虽为发汗之峻剂,对外感发热只要辨证准确,确可收汗出病愈之效。李风林等以本方水煎服,l~3岁,麻、桂、杏、草各69,水煎2次共lOOml;4~7岁,各药8g,水煎2次共140ml;8岁以上,各药lOg,水煎2次共200ml;每日分3次温服,服后加衣被令其微汗,热退即停药。治疗小儿发热167例,体温均在38℃以上。其中上感者123例,兼乳蛾者44例,兼痄腮者4例,其咳者9例,衄者4例。结果: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,主症消失而痊愈者153例;服药2天,体温仍在38℃以上,主症未消失者11例,治愈率为91.61%。[李风林,等.麻黄汤治小儿发热167例疗效观察。新中医1985; 17 (9):28] 
  【实验研究】
  麻黄汤能使小鼠泪腺、唾液腺等分泌显著增强;静注给药30分钟时可使升高的体温下降63.8%.至120分钟时下降达130.4%。此外,麻黄汤还能显著延长氨水刺激所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,减少咳嗽次数;显著促进小鼠支气管对酚红的排泌,抑制蟾蜍口腔纤毛的运动,并能使小鼠肺支气管灌流时间缩短,提示本方既有较强的发汗解热作用,又有显著的镇咳、祛痰和平喘作用。[田安民,等.麻黄汤与桂枝汤药理作用的比较。中医杂志 1984;25(8):63]  
  

(责任编辑:江士存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