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曰∶桑白皮作线缝金疮肠出,更以热鸡血涂之。唐·安金藏剖腹,用此法而愈。
【附方】旧九,新五。
咳嗽吐血,甚者殷鲜∶桑根白皮一斤,米泔浸三宿,刮去黄皮,锉细,入糯米四两,焙干为末。每服一钱,米饮下。(《经验方》)。
消渴尿多∶入地三尺桑根,剥取白皮,炙黄黑,锉。以水煮浓汁,随意饮之。亦可入少米,勿用盐。(《肘后方》)。
产后下血∶炙桑白皮,煮水饮之。(《肘后方》)。
血露不绝∶锯截桑根,取屑五指撮,以醇酒服之,日三服。(《肘后方》)。
坠马拗损∶桑根白皮五斤为末,水一升煎膏,敷之便止。已后亦无宿血,终不发动。(《经验后方》)。
金刃伤疮∶新桑白皮,烧灰,和马粪涂疮上,数易之。亦可煮汁服之。(《广利方》)。
杂物眯眼∶新桑根白皮洗净捶烂,入眼,拨之自出。(《圣惠方发鬓堕落∶桑白皮(锉)二升。以水淹浸,煮五、六沸,去滓,频频洗沐,自不落也。
(《千金方》)。
发槁不泽∶桑根白皮、柏叶各一斤,煎汁沐之即润。(《圣惠方》)。
小儿重舌∶桑根白皮煮汁,涂乳上饮之。(《子母秘录》)。
小儿流涎∶脾热也,胸膈有痰。新桑根白皮,捣自然汁涂之,甚效。干者煎水。(《圣惠方》)
小儿天吊,惊痫客忤∶家桑东行根取研汁服。(《圣惠方》)。
小儿火丹∶桑根白皮,煮汁浴之。或为末,羊膏和涂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石痈坚硬不作脓者∶蜀桑白皮阴干为末,烊胶和酒调敷,以软为度。(《千金方》)。
皮中白汁 【主治】小儿口疮白漫漫,拭净涂之便愈。又涂金刃所伤燥痛,须臾血止,仍以白皮裹之,甚良(苏颂)。涂蛇、蜈蚣、蜘蛛伤,有验【附方】旧一,新三。
小儿鹅口∶桑白皮汁,和胡粉涂之。(《子母秘录》)。
小儿唇肿∶桑木汁涂之,即愈。(《圣惠方》)。
解百毒瓦斯∶桑白汁一合,服之,须臾吐利自出。(《肘后方》)。
破伤中风∶桑沥、好酒,对和温服,以醉为度。醒服消风散。(《桑椹 (一名文武实)
【主治】单食,止消渴(苏恭)。利五脏关节,通血气。久服不饥,安魂镇神,令人聪明,变白不老。多收曝干为末,蜜丸日服(藏器)。捣汁饮,解中酒毒。酿酒服,利水气消肿(时珍)。
【发明】宗 曰∶《本经》言桑甚详,然独遗乌椹,桑之精英尽在于此。采摘微研,以布滤汁,石器熬成稀膏,量多少入蜜熬稠,贮瓷器中。每抄一、二钱,食后、夜卧,以沸汤点服。治服金石发热口渴,生精神及小肠热,其性微凉故也。《仙方》晒干为末,蜜和为丸,酒服亦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