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 (《唐本草》) 【释名】 菜(恭)、 荣。 【集解】恭曰∶ 菜所在有之,生水旁。叶圆,似泽泻而...
泽泻 (《本经》上品) 【释名】水泻(《本经》)、鹄泻(《本经》)、及泻(《别录》)、 (音俞)、芒芋(《本经》)、禹孙。时珍曰∶去水曰泻,如泽水之泻也。禹能治水,故曰禹孙。余未详。 【集解】《别录》曰∶泽泻生汝南池泽。五月采叶,八月采根,九...
地龙藤 (《拾遗》) 藏器曰∶生天目山。绕树蟠屈如龙,故名。吴中亦有,而小异。味苦,无毒。主风血羸老,腹内腰脚诸冷,食不调,不作肌肤。浸酒服之。 龙手藤 藏器曰∶出安荔浦石上向阳者。叶如龙手。采无时。味甘。温,无毒。主偏风口,手足瘫缓,补虚益...
藤黄 (《海药》) 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。 【释名】树名海藤。 曰∶按∶郭义恭《广志》云∶出岳、鄂等州诸山崖。树名海藤。花有蕊,散落石上,彼人收之,谓之沙黄。就树采者轻妙,谓之腊黄。今人讹为铜黄,铜、藤音谬也。此与石泪采之无异。画家及丹灶家时...
风延母 (《拾遗》) 藏器曰∶生南海山野中,他处无有也。蔓绕草木上,细叶。《南都赋》云风衍蔓延于衡皋是也。味苦,寒,无毒。主小儿发热发强,惊痫寒热,热淋,利小便,解烦明目,并煮服之。 曰∶主三消五淋,下痰,小儿赤白毒痢,蛇毒瘴溪毒,一切疮肿,...
落雁木 (《海药》) 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。 【释名】 曰∶藤萝高丈余,雁过皆缀其中,或云雁衔至代州雁门而生,以此为名。 【集解】 曰∶按∶徐表《南州记》云∶落雁木生南海山野中。蔓生,四边如刀削。 代州雁门亦有之,蜀中雅州亦有。 颂曰∶雅州出者,...
省藤 (《拾遗》) 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。 【释名】赤藤(《纲目》)、红藤(《纲目》) 【集解】藏器曰∶生南地深山。皮赤,大如指,堪缚物,片片自解也。 【气味】苦,平,无毒。 【主治】蛔虫,煮汁服之。齿痛,打碎含之。煮粥饲狗,去 (藏器)。治诸风...
百棱藤 (宋《图经》) 【释名】百灵藤(《纲目》) 【集解】颂曰∶生台州山中。春生苗蔓,延木上,无花叶。冬采皮入药,土人用。 【气味】缺 【主治】盗汗(苏颂)。治一切风痛风疮。以五斤锉,水三斗,煮汁五升,熬膏。每酒服 【附方】新三。 头风脑痛∶百...
清风藤 (宋《图经》) 【释名】青藤(《纲目》)、寻风藤(《纲目》)。 【集解】颂曰∶生台州天台山中。其苗蔓延木上,四时常青。土人采茎用。 【气味】缺 【主治】风疾(苏颂)。治风湿流注,历节鹤膝,麻痹瘙痒,损伤疮肿。入酒药中用(时珍)。 【附方...
南藤 (宋《开宝》) 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。并入有名未用《别录》丁公寄、《图经》石南藤。 【释名】石南藤(《图经》)、丁公藤(《开宝》)、丁公寄(《别录》)、丁父(《别录》) 、风藤。 志曰∶生依南树,故号南藤。 藏器曰∶丁公寄,即丁公藤也。始...